1977年成立奇美文化基金會,1989年2月成立奇美藝術資料館籌備處,1992年成立奇美博物館,位於仁德區奇美實業大樓五至八樓,同年4月1日免費對外開放。2001年又在台南科學園區成立南科奇美博物館,專門展出人類從手工到機械的演變歷史。2012年奇美集團捐贈臺南都會公園內的博物館建築物給臺南市政府,本館及南科館館藏將搬遷至都會公園新館,於2015年1月1日啟用。
新館[編輯]
- 臺南都會博物館園區奇美館:台南市仁德區文華路二段66號,於2015年1月1日啟用。為一棟地下一樓地上二樓的建築。
舊館[編輯]
- 本館:臺南縣仁德鄉三甲村(今臺南市仁德區三甲里)59-1號,即奇美實業大樓;2013年5月起停用,展品轉移至新館。
- 保利分館:臺南縣仁德鄉仁德村(今臺南市仁德區仁德里)仁德四街11號;已停用。
- 南科分館:臺南縣新市鄉(今臺南市新市區)奇業路1號,位於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內;已停用。
交通[編輯]
航空[編輯]
- 臺南機場(約2公里)
鐵路[編輯]
公車[編輯]
編號 | 路線 | 停靠站 | 備註 |
---|---|---|---|
5 | 桂田酒店-市立醫院/嘉南藥理大學/大甲里 | 奇美博物館站 | |
紅3 | 台南公園(公園路)-臺南航空站、高鐵臺南站-關廟轉運站 | 台南都會公園站、奇美博物館站 | |
紅3區間車 | 臺南航空站-高鐵臺南站-關廟轉運站 | 台南都會公園站、奇美博物館站 |
|
紅3-1 | 保安轉運站-奇美博物館-台南航空站-保安轉運站 | 台南都會公園站、奇美博物館站 |
|
紅4 | 台南公園(公園路)-後壁厝-奇美博物館 | 奇美博物館站 | |
H31 | 高鐵臺南站-台南市政府/安平原住民文化會館 | 奇美博物館站 |
編號 | 路線 | 停靠站 |
---|---|---|
8046 | 臺南火車站-高雄火車站 | 奇美博物館站 |
8046A | 臺南火車站-高鐵左營站 | 奇美博物館站 |
編號 | 路線 | 停靠站 |
---|---|---|
239 | 台南火車站-興達遠洋漁港 | 奇美博物館站 |
8042 | 高鐵台南站-旗山轉運站 (例假日延駛至台南航空站、奇美博物館) | 奇美博物館站 |
8042A | 高鐵台南站-阿蓮 (例假日延駛至台南航空站、奇美博物館) | 奇美博物館站 |
公共自行車T-Bike[編輯]
- 臺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
- 奇美博物館周邊共設有3站,每站共有32個鎖孔可借還自行車,來供旅客使用,有:
- 都會公園-文賢路站
- 都會公園-文華路站
- 都會公園-台1南停車場站
館藏[編輯]
西洋藝術[編輯]
奇美博物館的藝術收藏以西方油畫、雕塑為主,自1988年開始有系統地廣泛蒐藏藝術史上各流派的作品,包含古羅馬帝國的馬賽克藝術、文藝復興、巴洛克、洛可可、新古典主義、浪漫主義及後印象派等派別的經典之作。其中收藏最為豐富的是十九世紀法國的繪畫與雕塑。
繪畫[編輯]
雕塑[編輯]
兵器[編輯]
樂器[編輯]
樂器收藏由世界名琴起步,包含兩把安東尼奧·斯特拉迪瓦里名琴。其中一把是1730年的大提琴《鮑爾》(英語:《Pawle》)[8],另一把是1722年的小提琴《姚阿幸-艾爾曼》(英語:《Joachim-Elman》)[9],及耶穌·瓜奈里的兩把小提琴《奧雷‧布爾》(1744年)及《拉楓特-西史科夫斯基》(英語:《Lafont-Siskovsky》)[10](1733年),其中價值約3億台幣的耶穌·瓜奈里名小提琴《奧雷‧布爾》(挪威語:《Ole Bull》)[11]號稱奇美博物館鎮館之寶[12],而奇美實際收藏的提琴超過450把。之後開始收集自動演奏樂器以及世界各國古樂器,包括弦樂器、管樂器、鍵盤樂器、打擊樂器等。自動演奏樂器中的美國1920年製自動演奏鋼琴,以音樂紙捲操控,包含鋼琴、排笛、木琴、鼓、曼陀林、三角鐵、響板及鳥鳴聲等樂器,自成一小型樂團,成為觀眾的焦點。
樂器出借[編輯]
古文物[編輯]
自然史[編輯]
奇美愛樂管絃樂團[編輯]
奇美管絃樂團於2003年成立,每年皆舉辦巡迴音樂會;2007年初奇美決定將樂團設為常態性組織,並進行改組招募,並更名為奇美愛樂管絃樂團(Chimei Philharmonic Orchestra)[14]。樂團團員亦可申請借用博物館收藏的名琴。